網頁

2015年2月19日

安全是自然活動的最高準則 文:林耀國(自然名:藍鵲)

       夏季,是戶外活動的旺季,許多具威脅性的生物亦開始出沒在山林之中,部分籌辦親子活動的伙伴們也可能進入神經緊繃期。對此,我認為具有危機意識與提高警覺是很好的習慣,但過度恐慌實也沒必要,有時過度的擔憂會侷限孩子們的活動形態與範圍,少了許多在自然環境中探索的機會,也剝奪了冒險的樂趣。如何安全的讓孩子們有機會體驗「控制中的冒險」,讓他們擁有足夠的自由進入充滿野趣的環境,盡情地探索,並從完成安全的冒險中建立自信,才是籌劃活動者要掌握的重點。

        在野外,應鼓勵孩子去「注意」安全,教導他們如何克服恐懼和保護自己,而不僅是「要小心」,在活動中提心吊膽無法盡興。所謂的危險生物均非以人類為掠食對象,會發生攻擊行為,充其量不過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只要不做出莽撞侵犯的行為,通常彼此皆能相安無事。我在野外行走多年,也從來沒有遇過任何生物讓我們感到恐懼的。成人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學習判斷,例如,當發現有少數虎頭蜂在附近盤旋時,必須立即停止前進;攀爬岩石時,不應將手伸進沒有檢查過的石縫中,諸如此類的提醒,只要對自然的運作多一點觀察和覺知,是可以避開危險的。

        天底下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即便在都市或家裡,我們熟悉的環境中仍可能潛藏著許多危機。重者墜樓、失火、觸電、一氧化炭中毒;輕者燙傷、夾傷、扭傷、滑倒等等,各式各樣的意外傷害時有所聞。何況當身處於陌生的自然環境中,更相對的提高了危險發生的機率。「既然自然環境中潛藏著眾多不確定的危機,我們是不是要盡量避免進入野地?」有伙伴提出以上的疑惑,我並不這樣認為,就如同我們明知馬路上車多,發生車禍的可能性很高,是否就足不出戶?重點不在於自然環境中存在多少危險因子,而在於我們是否有敏銳的觀察力、足夠的警覺心與事前的預防準備工作是否確實。

        事實上,大部分的「意外」,並非真的在「意料之外」,多數意外的發生都有其脈絡可循,某些「前因」將導致「後果」,而這些前因主要包含下列幾點,在此提供大家做參考:

一、  對於活動場地環境特性的不熟悉

活動規劃者應該事前對活動地點的環境與地形進行仔細的探勘與評估。例如陡坡、斷崖、陷落的地段、碎石坡、溪谷或剛發生坍方的地點,是較易發生落石的地方,特別是下雨或雨過放晴的日子。倘若活動會行經這些路段,應該要提高警覺,最好能繞道而行,若必須行走以上路段,也應有周全的防護措施,譬如戴頭盔,並有人擔任警戒,隨時注意落石的發生,並且讓每人保持五公尺以上的適當距離,以防有落石發生時閃避不及。萬一遇到落石時,應利用地形物躲到崖壁下,大樹後,或以手臂、背包遮擋,以保護頭部;聽或見落石距離尚遠,則應注意落石滾動的方向,再依其相反方向閃避。若不幸有伙伴遭落石擊中,應等落石完全停止後,先將傷者移到安全的地方,再施行急救,同時注意脊椎受傷者需安全固定後才可移動等。
探勘,是非常重要的前置作業,不能抱著走馬看花或只是伙伴們「先玩一遍」的心態,除了各項活動場地選定,亦應將當地的地形、地質、氣候、生態特性及安全維護、生活需要、救援補給等相關考量納入評估。各團應該安排深入的學習或由有經驗的伙伴帶領確實的探勘。

二、  對具威脅性生物的生態習性不了解

        活動帶領者應充實自己對野生動物習性的認識與了解。夏季是蛇類出沒的高峰期,也是大部分人揮之不去的夢饜,但以我個人的經驗,能夠在野外遇見蛇類真是值得慶幸,平均一年遇見的蛇,不超過十根手指頭。要避開蛇吻也不難,當在草地或灌木地帶行走時,可以樹枝或竹竿隨時撥弄幾下,正所謂「打草驚蛇」,行進速度不要太快,讓牠們有足夠時間規避,免得雙方狹路相遇,引起無謂的傷害。溼地是蛙類的重要棲息環境,因為食物鏈的關係,潛伏蛇類也最多,必要接近時,須仔細探察,然後再進行活動。

        有些蛇屬於樹上蛇,例如經常在溪邊出沒的赤尾鮐(赤尾青竹絲)常會盤在樹枝上等待獵物,在低頭尋蛇的時候也要記得抬頭巡視。若得翻動石塊或木頭,探察樹穴、水穴或岩石縫隙,都要小心行事,不能冒然行動。

        被蛇咬傷並不等於中了蛇毒,一般被毒蛇咬傷後發生中毒症狀只有1/2~2/3之譜。其中又只有約1/4的毒蛇傷患有顯著的全身中毒症狀。就此看來,毒蛇之毒並不如想像那麼嚴重,反而是傷患本身的驚駭心理妨礙了治療的時機與效果。急救的要領是要懂得判斷蛇傷,萬一不幸被蛇咬傷了,需冷靜面對,蛇不一定是毒蛇,即使是毒蛇,最高的死亡率也不過是百分之廿八,最好儘量鎮靜先判斷蛇傷的類別,再採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否則徒然慌亂反而誤事。
每年的九至十一月為虎頭蜂幼蜂成蛹的時節,此時成蜂的警戒性及攻擊性最強,在陰雨天及經過人跡罕至的草徑、草叢時,如果太接近蜂巢的警戒範圍,或者侵犯到它,就很可能遭到蜂螫。被蜂螫到時會出現紅腫、疼痛、麻刺感、發燒、出汗、噁心、抽搐、痙攣、休克等症狀。急救的方式為先用消毒的針或鑷子挑出毒刺(千萬不能用手,以免將毒針上的毒囊殘毒再擠入體內),再以氨水、蘇打水中和毒性,野外常見的姑婆芋汁液也可用來緩和症狀,或可用冰敷或止血帶來減低毒液的吸收。若為虎頭蜂螫傷,切忌跑動,應立即以毒蛇咬到的相同方式急救後,送醫處理。要預防蜂群攻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侵犯牠們,切記,不要故意挑動或以石塊攻擊蜂窩,遇少數巡守蜂時應停止動作,靜立等待牠們離去;遇蜂群圍攻時,要避免揮打等挑釁動作,迅速脫下衣物遮蔽身體,同時往後方退去。

        昆蟲咬人時可能會將病菌帶到傷口上,使人感染疾病,因此野外活動最好是穿長袖長褲,除了防曬也可降低蟲咬的機會。遭蚊蟲叮咬後,可擦些清涼油之類的東西,或將被攻擊的部位浸入水中止癢。舉尾蟻會在樹枝上築巢,爬樹時須格外小心,萬一遭其螫咬,利用冷水肥皂清洗即可。

        以上相關的野外常見具威脅性生物的生態習性與急救處理方法,仿間有許多書籍及訊息,活動規劃及帶領者應隨時補充及留意。

三、  活動帶領者的經驗不足

       活動帶領者是否擁有足夠的經驗去判斷可能的危險,同時能立即作出正確的反應,也是讓活動參與者避開危險的重要因素。但經驗需要從平時活動中累積,在無豐富經驗者隨行的情況下,建議不要冒然從事高風險活動,例如溯溪、攀岩、泛舟等。如必要進行此類活動則務必事先請教有經驗之伙伴相關注意事項,盡可能做好事前防範準備,將風險降至最低。

        季節與氣候因素也必須慎重考量,不只是防曬或雨天備案而已。很多機會我們會帶領孩子進入山區進行活動,山區的氣候變化也是影響活動安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出發前蒐集並瞭解活動山區之氣象預報及變化趨勢,並做好萬全的準備。沿途應觀察風、雲、濕氣、溫度、動植物等的狀況,隨時掌握山區的氣象變化。雨具是不論天氣的陰晴、行程的遠近,均需準備的裝備,因為除了地形雨之外,晨露、濃霧等情況,都可能需要用到雨具。此外,當天候惡劣,嚴重影響行程及安全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做適當的避難措施。山區豪雨極易引起山洪暴發,也應儘量避開經過溪谷的路線,若遇山洪暴發,不可勉強涉溪,可採高繞的方式或等山洪過去後再通過較為安全。

        萬一發生意外事故時,幾乎每個人都必須應付自己和彼此的焦慮,甚或驚慌。然而,做為活動的帶領者必須有能力去處理這些反應,而不是受其它人感染,自己也變得動彈不得。倘若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可能會暫時喪失評估全盤情勢的能力,身體的反應也會較為不靈敏並充滿恐懼,再度發生意外的機會也將隨之增加或惡化。危險或意外發生時,首要任務是要先使自己冷靜下來,認清驚惶反應的原因,並能即刻地克服驚惶反應,將精神專注於緩慢穩定的深呼吸上,按步就班,用清晰的頭腦思考安全的行動方案,然後從方案中擇其一,貫徹實行,帶領大家脫離危險或妥善的處理已經發生的意外。

        經驗雖然複製不易,但越多的帶領及參與活動的機會,可以更快建構出足夠的經驗與能力,所以,當自己還是初階帶領人或活動參與者時,若沒適時掌握機會向資深伙伴悉心學習及累積經驗,實屬可惜。

四、  輕忽心態與判斷錯誤

        最容易讓活動參與者暴露在高危險環境中的,就是帶領者的過度自信與所謂的「平安順利」效應,認為活動地點已經去過很多次,對環境很熟,不會有問題,或曾經參加過很多次類似活動,也沒遇過危險,殊不知可能的危險已經在當時有經驗者的帶領下避開,而不自知;過去未曾發生,不代表將來不會發生。

        活動參與者的特質與體能也是必須留意的,在步道活動時,應顧及孩子們的體力不同而排列隊形,如安排體力中等的孩子走前面,體力較弱或不易掌控行動者走中間,並請熟悉路線的成人墊後押隊,隨時調整行進速度,以防有孩子因體力不支、路線不熟而脫隊迷路。最好能事先將行走路線及集合地點對孩子們做說明或發給路線圖,並叮嚀切勿偏離步道擅自進入濃密的芒草林或箭竹林。

        夏日戶外活動相當容易發生中暑的現象,造成中暑的原因是由於環境濕熱、無風,長時間曝曬在烈陽下,人體無法藉由排汗來散熱,因而產生的生理反應。中暑的症狀有:全身發熱(體溫可能上升至40℃ 以上)、頭痛、暈眩、虛弱、嘔心、抽筋、皮膚熱燙而泛潮紅、不流汗、脈搏強而有力、呼吸有雜音等,若發生中暑情形,可能很快就會失去意識。

        對中暑患者的急救方式為將患者移到陰涼的地方,除去衣物,用濕冷的衣物包裹著身體,保持潮濕,搧風,並以濕毛巾擦拭患者,直到體溫下降至38℃ 。若患者意識清醒,可讓他以半坐的姿勢休息,頭部及肩膀加以支撐。若已失去意識,則以復原臥姿躺下,等到體溫下降,再改用乾衣物覆蓋,並讓其充分休息。若體溫再度升高,則重複以上步驟直到降溫為止。

        曾經有一年夏天,基隆的某童軍團舉辦濱海團集會活動,那段海岸線沒有任何遮蔭物,活動至中午,烈日當頭,有位小童軍不支中暑倒地,因為服務員要繼續帶領活動,就請兩位同隊伙伴扶持他去陰涼處休息,兩位小童軍舉目四望,附近既無喬木亦無人工建築,只有一塊巨石底下有陰影,於是就將人扶持到巨石下休息,結果悲劇發生了,巨石突出部分突然崩落,其中兩位小童軍當場慘死,另一位身受重傷,幸運逃過一劫。事後據知,家長一方面認為是不可抗拒的天然意外,同時顧及服務員也是志工性質,因此沒有追究責任。但永久的傷痛已經造成,縱使領隊的服務員自責不已,亦喚不回寶貴的生命,成了一輩子的遺憾。如果場地探勘與活動帶領人具有足夠經驗或多些警覺性,這種意外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其一,探勘時若發現活動場地空曠且無遮蔭,夏日艷陽高照,又長時間活動,就應該意會到可能會有人中暑,如果不能更換場地,也應事前準備好防曬裝備,如大型遮陽傘或遮陽棚,或請個人戴遮陽帽及攜帶濕毛巾或扇子,降低中暑的可能性。

        其二,巨石下並非安全處所,海邊的石頭經強烈的風化作用,原本就脆弱,尤其是前幾天才下過雨,雨水滲入石縫中,經太陽高溫曝曬而膨脹,極可能導致石頭爆裂而崩落。同時活動要安排具有醫護常識的成人隨行協助處理,並將患者帶至安全處所休息。以上這些考量,如果事先都有顧及,相信悲劇應不會發生,這是個典型的經驗不足加上輕忽心態與判斷錯誤的慘痛案例。

        整體來說,活動規劃者需有事前進行風險評估的習慣,風險評估的目的,是要讓認知的風險和真正風險相符,然後設定團體可以接受風險的範圍,再做決策。要考量任何種類意外的嚴重性、發生的機率與處於風險的時間長短,並做好因應措施與準備。危險並不可怕,過度的自信才可怕,當我們為孩子們規劃許多戶外活動時,實在不能以「不會那麼倒霉和期待老天保佑」的心情來做事,這想法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

        孩子活動力旺盛,活動範圍廣,不容易掌控,都應該在活動規劃階段納入安全考量;在活動進行中隨時保持高度的危險警覺性;在危險發生時能保持鎮定,有能力做必要的判斷與正確處置,如此才能確保我們的活動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不管甚麼樣的意外與危險,都是在團體裡不願意遇見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每一次的活動安全,都該用全新的精神與態度,審慎面對,輕忽心態會讓自己及伙伴置身於危險中而不自知。

        以上幾項提醒,邀請所有活動規劃者學習及思考,期許在大家的用心和努力下,孩子們和我們在每一次的聚會裡,都有著美好快樂的回憶,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