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4月23日

牽罟,不止牽罟而已 文:李偉文2008/05/16 6:17


         這個星期六星期天,AB寶要隨著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台北第三團的活動到宜蘭,這二個月我看到身為父母親的伙伴們不斷在網路上傳遞著活動規劃的討論過程,其中原本安排了一項牽罟的海岸生態與人文體驗活動,炫蜂四團創團團長啄木鳥李元瑞(我大學的同班同學以及共同住了五年的室友)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附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牽罟是早期台灣住在海邊民眾的生活補貼,應該算是一種簡易補魚的方法,但是這些年因為海岸漁群幾乎絕跡,牽罟早已式微,但是在鄉土教學及自然活動興起之後,卻又轉型以活動的方式出現。

  這些年我參加過幾次牽罟的活動,就發現到即便不以經濟漁獲為考量,單以活動的樂趣而言,牽罟所得的魚,居然以個位數來算,(而每次主辦單位需付給船家漁民的費用至少也五、六千元以上吧!)

  或許因為如此,為了活動效果牽罟所用的魚網就愈來愈細,以致於炫蜂三團的伙伴在實地探勘之後,發現這麼細的網連仔魚(魩仔魚)都一併捕捉,簡直是竭澤而漁,擔心這是錯誤的生態教育示範,就決定放棄了明天的牽罟活動。

  的確,我們在帶領孩子接近大自然時,一定要注意到我們所做的是否與我們所說的相反,更要注意到台灣環境的敏感性,不要讓大自然在我們不經意下反而有更大的傷害。



(啄木鳥所寫) 親愛的炫蜂伙伴們好:
        最近看見大家在網路上認真又熱烈的討論有關5月中要到宜蘭牽罟所碰到的一些狀況,在此就我這十幾年來住在漁村所知道的,跟大夥分享一二。

        我想大家都已經了解「牽罟」是一項古老的捕漁方法。相對於現代科技運用人造衛星遙測大海中魚群的走向,然後自動的將漁船導航至該漁場,予取予求的想捕多少就捕多少(聽一位捕魚的船長說:你想捕什麼魚都可在出航前事先設定好呢!)來說,先民的這種捕法在我看來是「斯文」多了,對魚兒來說也「公平」多了。

         多年前史帝芬史匹柏所執導的一部賣座電影「侏羅紀公園」裡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經典台詞:「Life finds its way.」。的確,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在過去那個生活資源不是很充足的年代裡,人們自然就會有求生的方法。以我的老家(石門鄉老梅村,著名的富基漁港就在旁邊)為例,在過去沒有先進的設備之下,漁民出海捕漁的風險是很高的,捕不到魚是小事,常常連人帶船都給魚捕走了,只留下一家孤兒寡母(父、兄都上船了)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的辛苦。況且,整個漁村也不是每家都買得起漁船,於是「牽罟」這種小額經濟便應運而生。

        村裡面比較有錢一點的人會當「罟主」出資買棉繩,其他人則合力幫忙編魚網、並用特殊染料染魚網(我忘了是哪一種樹的汁液之類的)來強化魚網。通常當天氣還冷的時候,大、小魚都不靠岸。直到大約農曆3月23媽祖誕辰過後天氣回暖,小型魚會率先靠岸覓食。這時有經驗的「罟主」會看潮水的流向及魚群的走向,登高一呼吆喝大夥出來幫忙(也許是清晨,也許是晚上,端看流水的方向及漁訊出現在何時。回鄉開業的這十幾年來,我所參與了的兩次都是在晚上十點下門診之後)。下海佈網的工作多半由「罟主」來擔任,而「牽罟」則要靠大家齊力幫忙,才能將網到的漁獲拉上岸。由於罟網的結構是網身粗孔、網底較細(為此,我還特地回老家向老爸及一些老村民求證過,據他們的說法,近岸的魚不大,若網孔太大根本牽不到幾條魚),拉上來的魚種當然有大有小、五花十色。依照慣例「罟主」會先撈起他要的高經濟魚種,而剩下來所謂的雜魚便由所有參與牽罟的村民們分享帶回,溫飽一家。

       千古以來,牽罟的方法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是牽罟的意義與目的就值得玩味了。

       早期漁村中生活困苦,會參與牽罟的多半不是身強力壯、有謀生能力的年輕人,反而是前述的那些很難過生活的孤兒寡母,因此能有機會參與牽罟,即便是「罟主」撈剩下來的「雜魚」,都可能是一家人必需依賴好一陣子的蛋白質來源呢!珍惜都來不及哪還有可能丟棄呢?能吃的吃掉,不能吃的煮成魚湯、製成魚露沾青菜配飯,或曬成魚乾以保存,連不能吃的河豚也可以做成標本拿到風景區去賣,完全充份利用資源,一點也不浪費。反觀現在很夯的漁村生態旅遊,如果只是滿足一般遊客的好奇心,湊湊熱鬧的體驗「牽罟」的樂趣,而沒有將這種先民生活型態背後真正的精髓與感情引導給參與者的話,那是不折不扣的在「消費大自然」,並不值得鼓勵與推廣。但是如果事前有引導、事後能分享與探討,甚至能引起高度質疑這樣的捕法在這個時代合不合時宜,都是有價值的「必要之惡」。

        每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生活背景,在需要「牽罟」的地方,住著的一定是物資貧脊、生活困苦的老百姓,當溫飽已成奢侈的時候,求生是唯一的目標。還好那時的河川還算乾淨,污染不很嚴重,因此雖然偶爾會捕上一些小魚苗,但是在「吃多少、捕多少」的情況下卻還不至於到達「竭澤而漁」的地步。反觀現在,河川污染,破壞了海洋魚類的生存環境,一旦棲地遭到破壞,大、小魚類都活不下去了,才會造成近年來的「牽罟」活動幾乎都牽不到什麼魚的下場。站在宏觀的生態角度來看,我們更應該引導民眾(或是大小蜂、蟻),表面上看起來,「牽罟」撈起小魚(苗),破壞生態,但是其實環境的污染、棲地的破壞千百倍於捕食所造成的傷害,否則從古至今都有人在「牽罟」,為何到了我們這一代才發生捕不到魚的事情呢?海裡面的鯨魚一張口,吞進去的可能就是好幾袋我們「牽罟」所捕上來的小魚苗呢!

        論語」裡面孔子所主張「數罟(細網子)不入汙池(深潭),魚鱉不可勝食也(將會有吃不完的魚產)」的原則在任何年代絕對都是放諸四海皆準之的,而體驗先民生活不易所衍生出來的謀生方式──「牽罟」也是給下一代「感恩惜福」很好的生活教育與對照。二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則端視活動帶領者如何的引導,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換個角度看,如果能以很虔誠、恭敬的心情解剖青蛙(甚至是大體),從而對生命的奧秘有了深刻的了解,並對大家做成貢獻的話,我想這是值得的;一樣的犧牲,如果變成是濫捕、毒害,那麼即便是一兩隻都是不應該的。因此「態度決定一切」、「引導才是關鍵」,要帶領團體從事「牽罟」的活動,事前的引導和事後的分享與探討絕不可少。

        很高興見到大家在籌備這次的「牽罟」活動中,都能站在高處看到了一些關鍵的核心問題,既然已看到了「危機」,我想各團的領導人都有這個智慧化危機為轉機,藉由這樣的活動來激發大家的討論與省思不也是一種機會教育嗎?相信只要做好相關的配套措施,大家儘可不必因噎廢食。

         既然討論到「牽罟」,我想最近各團都嘗試過的類似活動中,具爭議的還有諸如「溯溪」、「爬樹」等,也都應秉持這樣的信念,小心操作為是。

        其實早在宜蘭企鵝團長好意邀我們參加這次的「牽罟」聯團活動時,我們已針對「牽罟」一事檢討與沙推過,我們對提供活動的單位有以下的配套建議:

     1.  牽罟」活動要定時、定量管制,不可率性為之,以供魚群休養生息。
     2.  要參加「牽罟」的民眾必須接受事前講習,以了解這項活動的時代意義。
     3. 「牽罟」完畢,所有的魚獲最好都現場吃完,吃不完的打包帶回,不可丟棄。如果不確定你敢吃牠,就不要抓牠。
     4.      …..(還有很多可以留待活動後分享與檢討)
    小時候常從父親口中知道早期漁村有「牽罟」這項生活方式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濃濃的人情味時,心中著實的感動。在那個社會裡,凡是參與拉索牽罟的人,不論出多少力最後都可以分到一些魚,所謂的「靠索有份」,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忙、相互照料的高尚情操在「罟主」的肚量和那些需要幫助的孤兒寡母身上充份流露。

        隨著時空的演替,「牽罟」這項活動也許已不再具有時代意義與正當性,但是處於生態浩劫的今日,藉由「牽罟」漁獲量的減少,如果能給下一代(甚至是這一代)的一個當頭棒喝的省思機會,小魚苗的犧牲若能喚起大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我想,是值得的。      
                                                                                                                                                    啄木鳥

(酢漿草所寫)  是不是在荒野或炫蜂團的人, 都是這麼好的表達能力.  酢漿草真的是見識到了也萬分佩服.  句句深入我心啊!   曾經也打了落落長的mail, 總覺意思交代不清而作罷.  做不做牽罟, 都樂觀其成. 選擇不同罷了.  唯一相信的是藉由炫蜂團來完成牽罟是比自家參與各地農漁會所辦的活動來得有願景. 正如花栗鼠所說, 我們是荒野的團體, 帶給小蜂,小蟻的觀點自是與一般遊客不同.
        最近不斷思考的是, 台灣四面環海又是暖亞溫帶交界處, 東岸黑潮環流, 自古以來天時地利的豐富多樣的海洋魚產哪裡去了? 聽到漁民喋血事件, 或為了生計,以簡陋漁船設備出海, 而漂流海上數天.... 我們國家的漁業政策又在哪裡?
  
         但上網看了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的資料後, 更是難過. 関於" 牽罟:是定義在休閒漁業, 而非漁業文化項下. 而其精神更非啄木鳥之在地人所思及的那般深刻.  歸類和海釣, 水上摩拖, 拖曳傘等海邊活動一樣.   這就是最高漁業主政者主導之下的牽罟文化.  短期近視的消費先民智慧及賺取觀光收益,  如同其他客家或原住民文化一樣。

 貼上漁業署的資料供參考
        現在休閒漁業除靜態的觀賞外,實際參與活動為一新趨勢,除新鮮、刺激外,更可對漁業有深一層的認識,尤其是一般民資缺乏對漁業活動實際體驗的今日,應有熱烈的參與感。到底有那些漁業體驗活動!讓我們慢慢為您介紹。
地曳網(俗稱牽罟)
        是一種利用潮水漲退的捕魚方法,於漲潮時用漁筏將漁網帶到海中投放,退潮時魚群陷落於網內,再由岸邊約四十人的「罟腳」合力拖牽網罟而得名。這種牽罟之樂,實為鍛鍊體能、開拓胸懷的最佳活動。牽罟活動於風浪不大的沙灘均可實行,目前本省供民眾活動的地點有屏東縣枋山、南灣、宜蘭縣頭城及澎湖蒔里、山水、望安等地。      
                                                                                                                                                    酢漿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