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荒野親子團的儀典運用 文:荒野藍鵲 攝影:桃園親子團攝影官 暗光鳥 椪柑


        在荒野親子團活動中,經過精心設計的儀典是深具意義和價值的。我們可以藉由儀典的進行,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或肢體動作,融入一些具啟發性的元素與內涵,激發其對社會、環境與團體的責任感和向心力,產生對自己積極和鼓舞作用,在生活中實踐四大規律,發展健全的人格。

        親子團的儀典有別於一般社會通用的儀典,主要是利用環境特性與氛圍,來喚起責任感、榮譽感和向心力,形式可以很多元,並無一定的模式。導引團隊可以依據所要傳遞的意涵重新思索、創造或改進,去設計一個全新的儀典。只要目標明確,意義崇高,能喚起參加者的共鳴,儀典的效果就能達成。

儀典的重要性

        記得多年前,曾受邀前往鎮西堡演講,隔日清早在當地部落解說員的陪同下前往巨木群,在進入森林步道前,部落的朋友突然停下腳步,從袋子裡掏出一瓶小米酒和一個杯子,將小米酒斟滿杯後,先舉杯灑向天,再灑向地,口中用泰雅語唸唸有詞,然後拿給我小酌一口,再傳給其他朋友,最後傳回他手上,他將杯中剩餘的酒一飲而盡。他問我們知道不知道這些動作的含意?我們都笑他是想藉機喝酒,原本一路搞笑的他突然一本正經地說:「這是原住民的入山儀式,酒先灑向天是敬天、敬山神,撒向地是敬祖靈,因為過去入山狩獵是充滿兇險的,因此入山前要祈求上天、山神和祖靈的庇佑。」那我們傳酒杯喝酒呢?又代表甚麼意思?他接著說:「不管在部落中,我們之間是否曾有嫌隙或不愉快,進入山林就成為生命共同體,得要相互扶持與協助,共飲一杯酒就代表放下恩怨,最後由我一飲而盡的意思就是如果還有不能解決的恩怨由我一人承擔。」這是多令人動容的一股豪氣呀!當時,這個過程的感動在我心中迴盪許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簡單的儀式就是儀典的一種典範。

        荒野親子團自創團以來就非常重視儀典,期望透過儀典的進行能啟動心靈的覺察而產生正確的價值觀。一個經過精心設計且富有感情的儀典能激發親子團的凝聚力,但流於形式、行禮如儀的儀典,卻往往使人感覺乏味而毫無意義。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團長或導引員得要掌握住儀典的精神,事先做好充分的規畫和準備,才能把儀典的價值展現出來。

        我們可以經由儀典把親子團四團一會的生活規律,很自然地融入儀典中,潛移默化地深植於參加者的腦海中、心坎裡,產生振奮和鼓勵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要使所有的親子團夥伴都明白,他們所做的一切是在實踐並發揚荒野保護協會理念與親子團精神。

儀典的要素

荒野親子團的儀典著重於角色的確認與組織認同和自我提升與榮譽感。因此有價值的儀典應慎重考慮下列幾點要素:

(一)應具備明確而清晰的意義

每個儀典的實施都需要具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根據這些目標去設計儀典的流程,將想要傳遞的訊息讓參加者透過一些活動的引導去感受與體驗。例如蜂升鹿的升團儀典,為了讓孩子們有蛻變到另一個階段的感覺,可以讓升團的小蜂背上綁著蜂翅,然後在蜂團長的引領下,穿過蜂群的祝福,來到一個象徵蛹的窄門,團長對著他講幾句祝福勉勵的話與擁抱後,卸下蜂翅,送他鑽過窄門,在對面迎接他的是鹿團長與奔鹿夥伴,立即為他戴上一頂鹿角帽,並一一擁抱歡迎他。這個過程對當事者而言不僅印象深刻同時深具意義。

(二)能使參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無論如何,都要使儀典能在參加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儀典的氣氛也不需過於嚴肅,更不可在冷漠中進行。重要的是要清楚知道實施儀典的目的,例如每個孩子唯一一次的入團典禮,應該要讓他們能感受到被尊重與歡迎,成為全場被關注的主角,並留下足以一輩子回味無窮的深刻記憶。所以設計中應特別注意,避免安排喧鬧嬉戲、無意義或與荒野親子團活動無關的節目。

(三)程序要力求簡潔

儀典應該要避免繁複的程序,同時務必讓引導的夥伴事先了解整個流程,並預作演練,方能讓儀典的進行流暢而圓滿。假如參加的人並不瞭解儀典的目的,因而背離了儀典的真正意義,那麼,儀典的實施亦將流於形式而失去價值。

(四)過程要力求簡短而慎重

時間短暫、印象深刻、見好即收,是儀典成功的要素。冗長的時間、繁縟的形式或嘮叨的話語,都會使參加的人感到厭煩,而降低了儀典的感召力以及預期的效果。
舉行儀典的時候除了要留意上述四點之外,尤其是在規畫入團典禮或升團儀典時,若能邀請孩子們的父母及他們所重視的親友或長輩在場觀禮的話,效果將會更好。同樣的,交接儀典也可以由交接者邀請生命中重要的人前來成為儀典的貴賓,共享榮耀或獻上祝福。
典禮的會場應力求簡單、樸素與環保,最好是富有自然荒野氣息的布置。當然也可以利用投影機、音響等現代化視聽設備輔佐,但盡量適度使用,以避免發生反效果。

常用的儀典

一、始會式與閉會式

        始會式與閉會式運用於團集會或其它活動的開始與結束,是凝聚團隊向心力與情感傳承的重要儀典,各團可以依此目的設計具有各團風格的始會式與閉會式,除非特殊狀況,各分團應獨自進行,複式團也應避免如同學校朝會般的齊聚型態,團長與團員間最好能有眼神交會與互動對話。


        一般始會式中會安排團呼或團歌、升荒野旗、團長時間、新團員或環境介紹與活動注意事項說明,團呼或團歌是希望活動能有一個充滿活力的開始,升荒野旗並非絕對必要,但能增進團員對所屬團體的認同與榮譽感,同時如果活動場地能有荒野旗飄揚也是很好的識別地標,對於好奇的路人也會多個介紹荒野與環保觀念的機會,升旗時勿需使用舉手禮,只要行注目禮即可,也可以採用團歌當作升旗歌。團長時間主要是團長問候及簡短的介紹當天活動以激起團員的好奇與期待,新團員或環境介紹與活動注意事項說明只有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若無此需要時,則可以改成規律複頌,由每個小隊帶領大家各讀一條規律,並提醒彼此要將規律落實在活動之中。


        閉會式則通常會安排團長時間、讚美表揚、感恩默禱、降荒野旗與團呼或團歌,團長時間主要是檢視活動帶給團員的感受與成果,最好以互動方式進行對話,從團員的表達中了解他們所接收到的訊息是否與預期目標相符,如果未如預期,也只要鼓勵、引導與提醒,千萬不能出現批判言詞,否則以後他們就不願開口說話了。這樣的互動還有其它重要功能就是納為活動帶領技巧精進與活動設計規劃的重要依據。讚美表揚是激勵團員前進的動力,有些團會用「優點大轟炸」來進行,讓各小隊接力說出其它小隊的優點,肯定良好的行為表現,並彼此欣賞與肯定。感恩默禱則是表達對大地萬物與場地主人和活動設計者與執行者的感恩,當然還包含父母與自己,天底下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珍惜與感恩是很重要的。降旗與團呼或團歌同樣是希望有個充滿活力的結束,或許身體會有些疲累,但精神卻充實而飽滿。

        始會式或閉會式的時間長度最好不超過二十分鐘,而且流程盡量緊湊紮實與流暢,要一氣呵成,不要出現冷場或歹戲拖棚,這些都是設計者要特別注意的。



二、入團儀典

        入團儀典是專為新進團員確立身份所設計的。由於親子團是常態性、持續性的團體,因此會給新進團員經歷一個適應期,通常是參加三次團集會的時間長度。在這段期間,團長及導引員要協助新團員對團體有初步認識,並儘快融入團隊活動之中,當然如果能為新團員安排一個「我能幫助你」的活動諮詢人(小隊長或隊友)就更能幫助他迅速進入團體。如此一來假以時日,他也會樂意去幫助其他新進的隊友。

        參加過三次團集會後,團長就要特別為其舉辦入團儀典,即使只有一位新進團員也不能拖延、草率,也要很慎重的策劃專屬於他的入團儀典。儀典過程不要冗長,但要求簡單而隆重。因為這對新進團員而言是非常重要而且深具意義的一個過程。象徵他被團體所接受,同時表達他希望加入這個團體的決心,願意與其他團員一起努力,爭取個人及團體的榮譽,正式成為親子團的一員。

        入團儀典可以在白天,也可以在夜間進行,可以在室內當然更可以在自然荒野之中。時間、場地及進行的程序並沒有標準模式。團長可以依照當時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人數多寡或搭配活動去設計形式,每次都可以不一樣,都可以是一個驚奇,只要精神原則不變就行。

三、升團儀典

        升團儀典是團員從一個階段跨越到另一個階段,象徵成長與蛻變的過程。
        蟻升蜂或蜂升鹿、鹿升鷹,不同階段的升團儀典應該有所差別,採不同的形式或強度,蟻升蜂也許只要蟻團長牽著升團者跨越一條象徵階段界線的繩子後將升團者的手交給蜂團長,然後懇請蜂團長繼續帶領著升團者前進就夠了,而蜂升鹿也許可以在過程中加入升團者對自己的期許或承諾。

        跨越可分肢體的與心靈的兩種形式來展現,肢體的形於外,簡單易懂,心靈的則可透過問答或考驗的方式進行,團長可以引導升團者自我檢視:是否已經準備好更上一層樓?並幫助其對自己更加有自信,用全新的態度去接受另一個階段的學習。






施行細則中的說明:升團儀典

       資深團員晉升下一階段分團的儀典,資深團員不論晉升入蜂、鹿、鷹那一個分團,在至少參加過三次團集會後,由團員自行決定參加升團儀典,宣誓升團。升團儀典可以合併入團儀典同一次團集會舉辦,但應與入團儀典區隔不同階段進行,以明確區隔新入團和晉陞的不同意義,但為連結同一分團共同回憶,方便入團儀典和升團儀典合併進行,不致於太複雜,形式與流程可以相同。育成會也可以搭配分團,由育成會長為大人同步舉行升團儀典。

        升團儀典同樣具有家族傳統性、文化性,與
不同世代共同回憶性,所以,不同分團可以有各階段分團的儀典特色,但同一分團不同年度的儀典,不論地點或氣候如何,儀典的流程應一致無異。



四、交接儀典


        交接儀典主要運用在服務團隊的世代交替,著重在對過去的回顧感恩、傳承和對未來的展望與祝福。有時也會應用在各別職務、工作的移轉上,例如某位導引員因故得提前辭去職務,亦可在適當時機為其舉辦個簡單隆重的交接儀典。


        交接儀典通常會切割成三個段落:回顧與感恩、團長交接、新團隊聘任。
        回顧感恩一般都會安排在開始的時候,一起觀賞整年度的活動影像紀錄,搭配柔和的音樂和畫龍點睛的文字說明,讓儀典有一個溫馨感人的開始。接著由分會長或即將卸任的團長逐一頒發感謝狀給導引團隊,感謝他們一年來的合作與付出,過程中如能穿插團員朗讀及獻上感恩卡或具體的敘述導引員的動人小故事,當更具意義。

        中段會以團長交接做為新舊年度的切割,卸任團長將團長保管的信物移交給新任團長,此時通常會邀總團長見證移交,並頒給卸任團長感謝狀、99團聘書及布章,及親手為新任團長配戴團長領圈和頒給團長聘書,同時簡短的獻上總團的感謝與祝福。


        接著由新團長接手介紹新年度的導引團隊,並邀請上台接受聘書及眾人的祝福。如果有友團夥伴前往觀禮,可以在最後或適當時間點逐團邀請上台送上祝福。這幾年因為一起參訓的夥伴情誼,我經常看見友團夥伴相當熱情的出現在各團的交接儀典中,用行動展現出夥伴相挺的熱情,並為交接儀典增添許多喜氣。



五、成團儀典

        一個團的成立是一件大事,每個流程的進行都應是隆重莊嚴的,使參加者都能體會到一個荒野親子團的誕生是深具意義與價值的。每個團應該只有一次成團儀典,成團儀典是一個團經過籌備過程後正式宣告常態運作的分界點,當天就會成為團的誕生日,因此籌備階段並不適合舉辦任何形式的「成團儀典」,如有必要可以用簡單的儀式來宣告籌備新團的決心。
成團儀典內容通常會包含籌備過程及活動的回顧;分會長、總團長祝福致詞;總會代表頒發成團證書、導引團隊聘書及授荒野旗等流程,成團儀典可以在具有紀念性的日期以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型態進行。

        經過精心設計的儀典可使夥伴們感受到榮譽感與成就感,因此親子團夥伴必須很慎重的看待儀典的重要性並善加運用儀典的功能。具有精神內涵的儀典將能凝聚夥伴們的情感與向心力,並激發向上向前的團體動力,對各團的未來推展具有關鍵性的深遠影響與價值,夥伴們千萬不要等閒視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